送走了皇后娘娘,燕棠回了寝殿,又歪在了榻上,盯着窗外那棵光秃秃的海棠树,皱起了眉头。
陈院正端着药碗进来的时候,看到的就是太子殿下苦苦思索的模样,他赶紧劝道:“殿下这几日不宜为国事操劳,还是少思少虑再静养几日为好。”
“院正大人来的正好,孤正要让人去请你过来一趟,再为孤诊一诊脉呢。”
陈院正赶紧上前,重新为太子殿下诊了一回脉:“殿下哪里不适?臣并未发现异常。”
“脑子有些乱,最重要的是,孤一时竟想不起自己心爱的小姑娘是哪家的了,院正大人可能为孤解惑?”
陈院正收回了手,面无表情的递上了药碗:“殿下还是赶紧服药吧,服药后的饮食禁忌老臣已经交代给福总管了,若无其他事,老臣就先回太医院了。”
草草行了一个礼,院正大人拂袖而去。
太子殿下一头雾水的看向福来:“他生的什么气?难道孤相中的是他家的小姑娘?”
“……。”
福来公公一口气哽在喉间,只想当一个哑巴,可惜主子不允许。
“你苦着一张脸干嘛?莫非孤相中的小姑娘身份哪里不妥?”
福来公公心里苦,心说您相中的是未来的大皇子妃,哪哪都不妥。
正愁着,燕一进来通传,大殷三皇子殿下前来探望太子,后面还跟着过来禀报军务的燕二。
皇后凤驾驾临,客居在太子府的赵元启才知道太子已醒,忧心不已的他松了一口气,眼巴巴等到凤驾离开,便寻了过来。
谁知进了寝殿,还要回答问题。
燕一燕二对视一眼,都搞不清主子今日闹的是哪一出,反正实话实说就对了。
燕一:“主子的心上人自然是唐家小姐啊,殿下前几日刚刚见过人家,对了,她还让人给殿下带了礼物过来,属下一会儿就去为殿下取来。”
燕二:“主子的心上人自然是唐家小姐啊,殿下已将凤佩相赠,莫非要反悔?”
赵元启一脸的幸灾乐祸:“不就是京城第一明珠嘛,谁不知道?燕小棠,本皇子听说唐瑶要成你的嫂子了,你要是心中难受,不如随本皇子一起去大殷转转散散心?”
高贵的太子殿下鄙视的看了他一眼:“一会儿你们谁有空,把他送去陈院正那里看看脑子,孤的眼光高着呢,那种风一吹就倒的女子能入得了孤的法眼?”
说完这话,太子殿下起了身,依次看过殿内的几人,然后低头掸了掸袍子上压根不存在的灰尘,背着手慢悠悠的向门外走去。
“你们不用在这里和孤故弄玄虚,没有你们告知,孤自己也能想的起来。孤虽一时想不起小姑娘是哪家的,却记得很清楚,小姑娘快过生辰了,及笄可是大事,都跟上,随孤一起去逛街给小姑娘选礼物去。”
原本还抱有一丝幻想的福来公公此时已经麻木啦,说来说去,这说的不还是未来的大皇子妃吗?
满京城谁不知道,这个月的初九就是唐二小姐的及笄宴。
相爷夫人广邀宾客,京城有头有脸的人家都收到了帖子。听说这几日,相府门前掌柜的都排起了长队,都是相爷夫人召过去为那二小姐的及笄宴做准备的。
还有城里那些衣裳铺子和首饰铺子也热闹着呢,那些小姑娘,明明赴宴的衣裳首饰早就备好了,却还是要逛了再逛。
听说太子殿下要上街,燕一想到了一事,赶紧上前禀报道:“殿下,前日贵妃娘娘让人去了锦绣坊和珍宝阁,采买了不少的衣裳首饰,听说都赏给了宫中近日正得宠的几位低位嫔妃。与盛大夫人交好的几位夫人,这几日也是频频出入这两家铺子,如今这锦绣坊和珍宝阁,已经又开始有宾客登门了。”
燕棠虽然记忆有些混乱,还忘记了不少事,这两家铺子背后的东家得罪了他的事,却是记得牢牢的。
“无碍,让她们先扑腾着,等什么时候要真的起死回生了,再告知孤一声就行。”
燕棠粲然一笑,回身招呼赵元启:“阿福,走,孤带你见识见识我大楚的繁华盛世。”
看惯了燕棠的黑衣肃容,今日他却突然转了性子,临出门前还特意转回去换了一身红衣,看呆了众人,如今再一笑,赵元启捂着胸口倒退了好几步:“燕小棠,你别对着我笑,我有心疾,受不住。”
传闻中昏迷不醒的太子殿下带着人,招摇过市为心上人买及笄礼,将京中除了锦绣坊和珍宝阁之外的大小铺子逛了一个遍,衣裳首饰没几样看得入眼的,新奇的小玩意却买了不少。
今日有幸得见太子盛颜的大姑娘小媳妇们看迷了眼,回了府中再提起某位要及笄的小姐,都是恨得直咬牙。
消息一阵风似的传开了,一直关注着太子府动静的各方都很快得到了消息。
大皇子府得了消息,幕僚一脸忧色,燕洵语气淡淡:“太子只说为心上人买东西,可有提及那女子的名姓?”
“那倒没有,可是太子在那铺子中毫不避讳的明言是为心上人买的及笄礼,这话说的已经十分……。”
“只要他没有指名道姓,就观望着,不可轻举妄动,自己往上凑。”
那幕僚心知也只能如此了,又提起了另一桩事:“今日太子在第一楼和仙女阁中,直接将人家的镇店之宝都买走了,还嫌弃礼物不够好呢。有他这样一闹,殿下为大皇子妃准备的生辰贺礼,是不是也要添上几样?这什么事最怕对比,这万一回头众人议论起来,您备的礼物若是薄了,难免会让人误会您对唐家小姐不够上心。”
这件事才是让燕洵头疼的。
“让人好好查查今日太子都买了什么,那日又准备送些什么。”
哪怕明知就算太子当众送出那些礼物,唐家也不可能会收,他这个准未婚夫也得早做准备,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被比下去了。
太子殿下见惯了好东西,寻常物件可入不了他的眼。想要不被他比下来,实在太难了。
思来想去,燕洵有了决定:“看来,明日下衙后,要厚颜往母后那里走一趟了。”
那幕僚先是不解,接着大喜:“若是殿下能向皇后娘娘讨要到当年太皇太后赐下的那只……,那可真是大吉大利了。”
燕洵沉默不语,半晌才不悦的看了他一眼:“胡说什么,那是未来太子妃之物。”
曹皇后回了凤宁宫,就让人将库房册子都搬了过来,兴致勃勃的拉着隋嬷嬷,要把适合小姑娘的发钗首饰都找出来。
“怎么适合小姑娘的东西这么少,这点东西,不够分啊,洵儿眼看要成亲了,还是先紧着他这边吧,太子那边还来得及。”
说着说着,曹皇后叹了一口气,禀退了下人,拉着隋嬷嬷说起话来:“嬷嬷,你说阿棠他今日说的是真的吗?那孩子是一个重感情的,真能这么快就放下了那个唐瑶,又有了相中的姑娘?要是他真的不再惦记那个唐瑶了,那可真是谢天谢地了,本宫也用不着为难了,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。只是今日这事儿啊,本宫多半是要白高兴一场了。”
隋嬷嬷笑道:“娘娘可别这么说,殿下一向孝顺,哪里会拿这种事糊弄娘娘呀。再说,今日殿下可是一次都没提起唐家二姑娘呢,娘娘还是早早把那好东西找出来准备着吧。”
她趁机劝道:“娘娘,今日太子殿下的话,您可别不当回事,若是您真的将好东西都给了大皇子,殿下要伤心了。殿下在意的哪里是这点东西,他在意的是娘娘的心意啊。这世上哪有当娘的,有什么好东西,不给自己孩子都先给了别人的?”
“什么别人?洵儿虽不是本宫亲生的,也是本宫的儿子,当年要不是抱养了洵儿,本宫哪有这后来的福气?”
作者有话要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