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0章
朱文雯和朱文超需要回老家参加高考, 六月一日总店便关门了。
小糖参加完六一表演过来,咦,点了一点口红印子的小眉头一皱,怎么关了呀?妈妈迅速定位另一家。
朱莉和爸妈一起回去,提前一个月在老家订的酒店,怕到时定不上。周振李军强向学校请假一周,陪着一起,担心龙凤胎在酒店复习时遇上不会的题,没人问心慌。
其实这一大家子也没特别紧张,借着考试,休息十天,文雯考艺术,华市美院已经拿到通关证了,文化课压力不大。
文超的物理一直由华市师大两位物理学专业高材生指导, 数学由沈前程指点过, 参加数学和物理的竞赛, 都获得了名次, 心里还是有底的。
落脚第一天,六月二号,收拾完先去菜场那儿吃一顿牛肉煎包。
“我太想念这一口了。”文雯还怕姐姐误会呢,“老姐不是说你做的不好吃啊。”
“理解理解。”
有些东西吧,讲究时间和地点,是一种回忆。
一大家子人,浩浩荡荡, 坐了两桌。
“老板娘, 我们有八个人,三个大人五个孩子, 来三份六个的,五份十二个的。”
“这都你们家的?”老板娘问,仔细看看,有些像有些不像。
“我们家的朋友家的,带出来都是自己家的,你说是吧?再来八碗鸭血粉丝汤。”
“对对,就是这个道理,我这新煎的一锅,你们家包圆了。”
周振和李军强第一次吃,皮薄馅多的牛肉煎包沁出金黄的油来,咬一口,不全是牛肉,还有包菜丝,包菜丝浸在牛肉汁里,比肉还清鲜。而且像这种带菜的,不容易腻,两口一个,三口一个,蘸蘸醋,文超建议大家一定要试试蘸辣酱的吃法,干了再喝点汤。
吃的超满足。
老板问:“新开一锅,大小伙子们还要吗?”
“要。”朱春华开口,“吃几个你们自己跟老板说啊。”
龙凤胎里文超也是大胃口,“还要四个。”
朱莉要再添五个,文雯也要添,被妈妈制止了,“平时没吃那么多,别一下子吃撑肚子不舒服,考完试随便怎么吃。”
文雯想想有道理,“考完试我要吃十八个!再打包二十个回去路上吃。”
她给多宝拍一张照片过去,发信息:多宝姐姐,这里有家超级超级好吃的牛肉煎包店。
很快多宝头像就跳出来了:在哪在哪,快发我地址。
龙凤胎复习,其他人各干各的事。
钱一花到乡下去找老袁和阿美,朱莉和奶奶一道去。
阿美他们知道两个宝宝要高考,高考一定要吃好,吃的营养,又是杀鸡又是杀鹅,等着朱莉来烧,担心自己烧的不合孩子们胃口。
阿美奶奶家没有保鲜膜不好封住,砂锅也只有一个,不如带去酒店烧,朱莉和奶奶去菜地里拔了不少菜,让两位爷爷奶奶也一起去,她在酒店订了房间。
老人家特不好意思,要给朱莉钱,钱一花说他们要给钱就和他们绝交,老袁把三张一百块重新与其他几张卷好,用青蓝色的布包住,外面再用一个塑料袋套好,塞进裤子自己缝的内衬里。
朱莉在酒店厨房炖了菌菇鸡汤,番茄牛腩,东坡肉,再做一个盐水鹅,黑椒牛柳。炒了几个菜,蚝油生菜,咸蛋黄菠菜,韭菜炒蛋,清炒空心菜,水萝卜生吃就很好吃了。顺便和厨师交流下厨艺。
十人坐了一个大圆桌。
阿美和老袁吃过钱一花给他们带的卤猪蹄和卤牛肉,那叫一个香,吃完想三天。他们老两口,做菜几十年一个做法,也不去外面吃,自然不知道更好的味道是啥样。
这下知道了。
鸡汤里应该多放几种菇,不是只有香菇,老袁从自己的碗里夹起一块白白扁扁的菇,问朱莉这是啥,“我吃着挺鲜。”
“这是竹荪爷爷,这个是松茸,这是羊肚菌。菌菇本身做个素汤就很鲜了,放在鸡汤里更鲜。爷爷您多喝点。”
“诶我再喝一碗,真是好喝。”
阿美不让了,“给孩子们喝,你要喝明天再抓一只来。”
“明天我肯定要抓一只来的,莉莉你们放心,爷爷养了很多鸡,吃不完的,每天给你们抓一只来。”
钱一花给阿美夹了东坡肉又夹牛腩,“尝尝这几块肉,我们这个牙口没问题的,牛肉抿抿就化掉了。”
阿美知道牛肉营养好,但价格贵老袁几乎不买,难得买来炖一次,咬不动还塞牙,她瞧着这块是很软的,放在嘴巴里真如一花所说只要抿抿,炖的很软烂了,外面一层浓浓的番茄香,吃着也不腻,回味还有淡淡牛奶香嘞。
“真是好吃。”东坡肉连着肥肉一起吃,肥肉是最香的,阿美胃口大好。钱一花再给她夹一些黑椒牛柳,她一尝,竟然是嫩的,好久好久没吃过滋味这么好的一顿了。
阿美还特别喜欢蚝油生菜,问朱莉做法,原来还有一种调料叫蚝油。
常年就他们老两口自己吃,这面对一大桌子人,瞧着这人气怎么也得多来碗饭。
除了吃饭时间,文雯和文超基本都在房间复习看书,周振和李军强也在忙自己的作业,整个房间只有翻书声,比在家时学习氛围还好。
中饭或晚饭后,刘敏秀和朱春华会带他们出去逛个四十分钟,消食,也转换转换脑子。
钱一花带老袁阿美去附近景点走了走,“说是说乔市人,这条老街我们都没来过。”
“先把这里的老街逛了,再去逛华市的老街,老王爷府。我都熟悉了,我带你们去,孩子们让他们忙自己的,不用他们带。”
“一花,跟着你我心里最踏实了。”
朱莉也出去了,但她并不和几位老人家一起走,一个人把原主曾经走过的大大小小的街道逛了遍。
我会很努力的替你把日子过下去。
文雯两天,超超三天考试时间,
先是朱文雯解放。
出了考场,她在走廊上见到超超曾经的语文老师,重重的“哼”一声,“垃圾”两字没说出口,那是自己的教养好。她赶紧跑去找超超汇合。
再是朱文超解放!
文雯送上她自己包的鲜花,说是鲜花,里面塞了大半糖葫芦,超超挠挠脑袋:“这是你想吃吧?”
“你个臭超超,还不领情啊!”
下午朱文超拎上特意从华市带回来的糕点,一大包精心挑选的零食,再抽出几串糖葫芦来,去看历史老师。老师家有个弟弟,零食就是给他准备的。
即使他在华市上学了,还和历史老师保持着练习,老师说这个暑假会带着孩子来华市玩。 “几号,一定要告诉我,我来接你们。”
“行,交给你了,你现在对华市是相当熟了吧。”
朱文超笑起来,眼睛眯成两条弯弯的弧线。
回华市前,文雯来牛肉煎包店实现自己多日前喊的口号——吃十八个打包二十个。
“你们来得不巧,刚一小姑娘把我剩下的全包圆了,从来没有见过胃口这么大的人,我再给你们新开一锅,等个十五分钟。”
“没关系,我们等。”
“好嘞,让我老婆先给你们上鸭血粉丝汤。”
文雯进店去:“让我看看是谁呀抢了我的牛肉煎包?”
多宝举起手,手上握着筷子,筷子上夹着一个还未咬的牛肉煎包:“我!你多宝大姐我!”
老板往后一瞧,“呵!还是认识的。”
再一瞧,刚刚他给她盛的时候用的不锈钢方盘,还是堆成小山堆似的,竟已消灭一半。他包完一锅立马包第二锅。
“多宝姐姐,他们家的辣椒酱蘸煎包最好吃。”
“多宝姐姐,他们家的牛杂粉丝汤也很好吃。”
多宝:“老板娘,再来一碗牛杂粉丝汤。”
一大家子加上多宝启程回华市。文雯抱着她打包的二十个牛肉煎包,多宝抱着她打包的四十个牛肉煎包进火车站,一路上别人都要朝他们多看几眼。
老袁和阿美一道,他们去华市看儿子,说好了还是住在一花家。为了这趟,老袁把家里的鸡鸭鹅大部分托给了邻居养,另一部分杀好放冰袋寄到华市。
乔市的牛肉煎包店,自从多宝视频剪辑完发出后,那是天天都排成长队,老板老板娘忙的脚底生火,把老爹老娘,放暑假的孩子都叫过来帮忙了。
“今年过年得去多宝殿多供奉些香火。”两老人商量着。
“不用过年,忙完就去。”
关了十天店后,奇迹快餐店再次开张,明珠小区大爷大妈早早就来了,每人先给他们端上一杯酸梅汤……